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话题。这一概念不仅在政策层面引发广泛关注,更在辽阳市的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践中找到了诠释。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成为这座城市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关键词。
辽阳,位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中,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记者在晟钰金属水雾化铁粉生产线看到,一条高效的生产流水线正将废旧废钢转化为高价值的铁粉。总经理刘一锟告诉我们,战略转型让公司从轧钢生产到金属新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在新的电池材料市场中,1吨基础纯铁粉的市场行情报价能够达到六千多元,合金粉和细粉市场行情报价更是高达两万元。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于不断的科学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而这仅是辽阳企业转型的冰山一角。在奥克集团的车间里,记者感受到数字化生产的强大魅力。自成立以来,奥克便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线,通过新型研发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成功打入光伏市场,推出了多晶硅切割液等高性能材料,开创了多个行业产品的先例。奥克副总裁高雪夫表示:“我们在每一次技术突破中都与时代保持同步。成功的重点是将企业的发展的策略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甚至在辽阳的瓦轴生产线,数字化转型同样成为再度崛起的助推器。从传统的工业类轴承生产转型为乘用车轴承,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瓦轴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减少了人力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副总经理韩富群透露:“现在生产中,8道工序原本需要十几个人,现在只需两名员工就能轻轻松松完成。”无论是生产设备的升级,还是数字化监控的应用,瓦轴已成为对辽阳传统工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在这样的背景下,辽阳市积极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六个工程”,力求全方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建立产业技术需求清单与重点产业创新图谱,强化企业与科技机构的协调发展,落实“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为推动企业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机器人、智能系统的引入,在为企业管理减少负担的同时,也在降本增效上贡献良多。
实际上,辽阳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转型升级,更是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谋求新一轮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辽阳科技公司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无数创业者执着拼搏的身影。从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到国家级的制造业单项冠军,辽阳正致力于将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结合,为经济转型注入新鲜活力。
此时,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技术的快速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样才能做好转型的“破立”,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辽阳企业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然而,正如高雪夫所言,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充足的准备和深入的市场分析。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科技平台的构建,辽阳将为慢慢的变多的企业赋能,鼓励他们在智慧制造、数字化转型以及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中找到突破口。科学技术创新不仅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得以体现,更是在生产流程、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中得以展开。
从“老字号”到“辽阳智造”,这是一个艰辛而又振奋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辽阳的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与高效管理逐步实现了新旧动能的转换,为今后可持续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正如国内外很多成功企业的实践所显示 —— 科学技术创新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在未来,辽阳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深化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新型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引入简单AI等AI工具,提升创作效率与智能化水平,让科技赋能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辽阳必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